9月23日公布的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5%的中国医生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25%危险性高,总体而言,国内医生属于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职业群体。
调查显示,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平均为24.17分,仅有10%的医生处于第一等级,30%的医生处于第二等级,35%的医生处于第三等级,25%的医生处于第四等级。另外,调查并未发现男、女医生在心理疾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三级、二级医院医生心理疾病风险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一级医院。在工作年限方面,从业20年以上的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显着低于从业20年以内的医生,工作3年——5年的医生在所有医生群体中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随着医生职称的晋升,心理疾病危险性逐渐走低。正高和副高职称医生心理疾病风险低于初级和中级职称医生。(群英医学 yixuefuwu.com)
调查显示,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平均为24.17分,仅有10%的医生处于第一等级,30%的医生处于第二等级,35%的医生处于第三等级,25%的医生处于第四等级。另外,调查并未发现男、女医生在心理疾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三级、二级医院医生心理疾病风险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一级医院。在工作年限方面,从业20年以上的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显着低于从业20年以内的医生,工作3年——5年的医生在所有医生群体中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随着医生职称的晋升,心理疾病危险性逐渐走低。正高和副高职称医生心理疾病风险低于初级和中级职称医生。(群英医学 yixuefuw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