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体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精彩视频

来源:华大基因发布时间:2015-07-07 13:16:39

免疫系统与癌细胞作斗争精彩视频
    《人体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过程》视频来自网络,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的公共信息委员会出品,仅做内容说明之用,如有不妥请联系小编
    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运动能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有研究表示,坚持锻炼还能预防癌症——因为长期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免疫系统提升战斗力(细胞数量和活性)。
肿瘤细胞的出现到肿瘤的形成,一般需要十几年。在这期间,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和癌细胞在周旋,它们会密切监视异常细胞,并将其消灭。但免疫系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癌症终究会形成,与这些漏网之鱼有关。
    既然免疫力强弱对战争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那是否有某种方法,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抵御癌症呢?
免疫系统:帮助身体去“战斗”
    我们的体内环境也像一个小小的世界,时刻在上演攻击与防卫的戏码。
    免疫系统是身体的卫士,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物质组成,和外来病原体和体内变异细胞做斗争,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健康。比如,皮肤和粘膜等组织作为先天性免疫系统阻止着外来异物进入体内,适应性免疫系统负责提供“战斗”细胞/分子来对抗体内的病原体与变异细胞。但如果免疫系统太过于“亢奋”,发生攻击正常细胞的行为,也会引发免疫性疾病(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而发生的攻击人体正常组织有关)。先天性免疫系统与适应性免疫系统会互相配合,抵抗入侵,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并记住遭受的攻击,在今后遇到的时候能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免疫系统如何对付癌症
    人人都有患癌风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癌基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癌症,这依赖于一种是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癌基因,一种是控制细胞过分生长的抑癌基因,还有一种是检查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出错的蛋白质之间的配合。
干细胞、压力、衰老和癌症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
干细胞、压力、衰老和癌症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
图片译自Nature 448,767-774 (16 August 2007) | doi:10.1038/nature05985
免疫疗法:肿瘤治愈新希望
    《科学》杂志在2013年将免疫疗法列为当年科学的十大突破之一,认为这标志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彻底转变。今年5月30日开幕的第51届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参会者及嘉宾围绕肿瘤免疫疗法展开热议,业内专家亦表示,肿瘤免疫疗法将在未来掀起一场医疗革命。
    肿瘤免疫疗法有多个研究方向。细胞疗法是从患者体内抽取免疫细胞,提高活性后,再输回到体内,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免疫细胞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以用于基于DC肿瘤疫苗的肿瘤免疫疗法单一或联合其他疗法,可有效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弥补手术、放疗及化疗等传统疗法的弊端。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网 (http://www.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与DC相关的临床试验有560项,涉及的疾病有600余种,覆盖的疾病类型有黑色素瘤、艾滋病、血液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治疗时使用的不是“打了败仗”的免疫细胞,而是健康的免疫细胞,治疗效果会更好。这也意味着,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很有价值。我们可以考虑存储健康的淋巴细胞(T/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通过过继性免疫治疗方式可以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治疗相应疾病。
    阻断免疫抑制属于干预疗法。美国耶鲁大学肿瘤免疫学部主任陈列平教授是这一疗法的领军人物,因在发现细胞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途径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于2014年获得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威廉·科利奖。
    据悉,这一发现已被临床研究证明是非常有前途的癌症免疫治疗新靶标。有约20%的癌症属于免疫耐受型,这一类型的癌症是由于癌细胞上的PD-1和PD-L1结合,导致免疫细胞不再攻击癌细胞而发生。如果能够阻断PD-1和PD-L1结合,免疫细胞就可以对癌细胞进行“清理”。据光明日报报道,陈列平的实验室已经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L1及其受体PD-1相结合的战略,来拆除癌细胞的保护屏障,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而根据陈列平的重大发现,欧美一些国家目前已经研发出相关药物,不久前刚刚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皮肤癌。这一研究也将用于其他多种免疫耐受性的癌症治疗。
    陈列平教授将出席今年十月在深圳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0),和参会者一同分享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议题。
    ICG-10大会肿瘤论坛还将迎来其他多位肿瘤研究方向的大牛,如同样致力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美国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炎症和表观遗传学中心主任、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王荣福、率先发现抑癌家族ASPP,并证实ASPP对抑癌基因p53有积极的激活作用的英国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牛津大学分所所长、英国皇家病理学院院士、欧洲生命科学院院士、全英第一位华人女教授卢欣、关注抑癌基因PTEN的分子机制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院士吴虹等。